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信息简报2023年第9期

日期:2023/8/1 14:05:20 浏览:11 加入收藏

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印发!国家发改委: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731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印发。措施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力求长短兼顾、务实有效。在稳定大宗消费方面,措施提出,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措施明确,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在促进农村消费方面,措施明确,开展绿色产品下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特色产品进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拓展新型消费方面,措施提出,壮大数字消费,推广绿色消费。在完善消费设施方面,措施提出,加快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措施还提出,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由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会同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工业(经济)信息化部门共同编制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近日正式发布。《规划》共分为7个章节,提出到2025年,示范区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高端高新的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统筹协调的产业功能布局基本形成,共建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示范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初步发挥;到2035年,建成拥有高显示度和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活力源”、创新生态“智力场”和江南水乡“魅力湖”,构建国际一流的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全面塑造生态、创新、人文有机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更加成熟、更加有效的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绿色创新产业之心”。


我省召开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

727日,我省召开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的工作要求,总结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做法,部署近期工作,协同推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走深走实。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人社厅、省税务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金融监管总局江苏监管局5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结合部门职能作了交流发言,其他成员单位书面交流工作成效做法。

联席会议成立近两年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和培育扶持的决策部署,去年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21条”,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18”,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助力困难行业恢复、税费社保费减免、包容审慎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出一系列服务举措,举办两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截至6月底,全省个体工商户总量达1007.2万户,呈现平稳健康发展趋势。

我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725日,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此次普查的重大意义,坚持数据真实、质量第一,不折不扣做好普查各项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将经济普查与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严守数据质量生命线,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突出三个关键环节,单位清查做到不重不漏,正式登记做到指标数据真实完整,审核评估做到科学分析,确保普查数据准确全面。

长三角三省一市深化智能建造协同发展

728日,2023长三角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三省一市达成共识,要以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坚持“四化”融合,推动建筑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加快建筑全产业链的科技协同创新,助力长三角区域智能建造引领“中国建造”。江苏是建筑业大省,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095.6亿元,同比增长1.4%建筑业增加值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产业规模连续17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共有特级资质企业95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智能建造涵盖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众多领域,是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接下来,我省将持续做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推动示范引领,评选一批全省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和企业,助力各项智能建造技术落地实施。同时,积极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园,吸引智能建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强化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同,尽快形成智能建造产业链集群。

近四十家苏企亮相第二十四届“青洽会”苏青携手共赴“绿色”未来

720日至24日,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近40家江苏企业亮相。自2010年承担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任务以来,江苏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721日,海南州投资环境说明暨专场签约仪式举行,江苏4家企业现场签约,协议金额达65.55亿元。“江苏将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好、市场空间大的优势,紧密结合海南州资源禀赋、发展需求和群众期盼,组织、推介、引导广大江苏企业走进海南州这片热土,精准对接、投资兴业,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谢润盛表示。


我省积极发挥首店经济促消费作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以供给侧提质升级激发需求侧更大潜力,首店经济作用凸显。从全国首店、区域首店、城市首店到新概念店、设计师品牌店,首店通过在产品、服务、业态等多个维度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消费体验,推动消费潜力释放,成为各地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南京共开出190家首店,其中1家全球首店、1家亚洲首店、5家中国首店、76家江苏首店,其中一半是餐饮类,还有美妆类、服饰类、零售类、文化娱乐类等,主要分布在新街口、百家湖、元通三大商圈。首店带动了消费增长。今年上半年,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57.5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这些首店所在的商业载体,营业额增幅都在两位数。各大商场在引进首店时,注重特色化、差别化发展,例如在新街口商圈,金鹰国际商城侧重餐饮类,新街口百货商店侧重生活类,德基广场侧重美妆类。各大商圈通过招引不同赛道的“首店”,在全市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不断培育消费新热点。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江苏亮出施工图

7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发布会“推进农业现代化”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明确三个阶段目标任务,将实施七大专项行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近年来,全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我省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实现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略有盈余”,粮食总产连续9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夏粮又获丰收。蔬菜生产稳居全国前列,猪肉自给率达70%,淡水渔业产值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8%,超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种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十四五”以来培育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354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超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消费品市场加速恢复升级类消费持续拉升

上半年,我省积极抢抓消费恢复关键期,坚持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四个联动,全力以赴稳增长、稳主体、稳预期,推动消费市场强劲恢复。1—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49.6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全省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零售类别中,有16类实现同比正增长,1类同比持平,1类同比负增长。其中,通信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饮料类、金银珠宝类表现抢眼,分别同比增长40.2%36.1%27.8%20.1%。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幅较快,分别同比大幅增长65.0%55.5%37.4%。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1%20.1%36.1%40.2%

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产业结构向新向绿 实体根基越扎越深

721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2023年上半年江苏经济数据——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8.6%。超8%的增速得来不易。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省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展质效持续向好、经营主体预期恢复,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我省第二产业同比增长7.1%,在三次产业中增幅最高。特别是二季度,受上年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导致的低基数影响,工业生产明显加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打下坚实基础。分行业看,上半年,全省列统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7.5%,与一季度相比,2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有不同程度回升或降幅收窄。


中远海控冷链技术持续发力赋能稳链强链

近年来,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之下,集装箱数字化转型已然势如破竹。会员单位中远海控积极顺势而为,冷链技术研发再获新突破,IBOX冷链全系新品在INTERMODAL ASIA 2023震撼发布,这些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正在助力各类果蔬在炎炎夏日顺利出海中远海控稳链强链的能力不断增强。在INTERMODAL ASIA 2023官方主办的多式联运论坛上,中远海控旗下海联智通发布IBOX冷链集装箱智能监控全系新品,4款产品分别服务集装箱运营、海上航行船舶、码头堆场和内陆冷藏集卡,是全面了解果蔬客户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后,为果蔬客户打造高效冷链产品。此次发布会吸引了来自船公司、租箱公司、码头堆场、冷机制造商、物流运输公司以及IoT同行等近200人参加。

落实子女托管福利助力职工品质生活晨风集团“未来家”顺利开园

721日,金坛区首家企业职工托育园——“晨风未来家”盛大开幕。常州市卫健委、常州市金坛区关工委、常州市金坛区卫健局、常州市金坛区总工会、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晨风集团、禾芮教育等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出席仪式。晨风集团始终关注员工利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环境的同时,围绕员工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不断谋求员工福利的提升与发展。“晨风未来家”是落实员工福利,构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体现。“晨风未来家”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前期投资100余万元,配置有保健室、活动室、备餐室、幼儿专用卫生间等。根据职工子女的年龄结构和托育需求,分为暑托班、晚托班和托育班。

“晨风未来家”采用了企业负责,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的模式。对企业内部职工子女入托全部免费,学生进入托管班的时间和放学时间依托员工上下班时间而定,切实做到了让员工无后顾之忧。首批入园职工子女共52名。“晨风未来家”托育服务的开展,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缓解“带娃难”等问题。为职工子女创造了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强化了幼儿托育、托管的专业性,不仅能有效解决员工育儿难题,也是促进“工作-家庭”平衡、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重要举措,更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随着“晨风未来家”一期暑托班的顺利开展,下一步,晨风集团将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职工子女的享受范围。并依托现有资源,辐射周边园区企业。为更多企业职工子女解决托育难问题。

澳洋集团荣登“2023苏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721日,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召开,现场正式发布“2023苏州民营企业100强”名单,澳洋集团荣登百强榜第23名。“2023苏州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入围门槛为25.15亿元,其中有6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2023苏州民营企业100强”分布在制造业的企业数达70家。入围企业中,张家港市15家,吴江区14家,苏州工业园区13家,太仓市11家,常熟市、昆山市各10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9家,相城区7家,吴中区6家,姑苏区5家。澳洋集团坚持“聚焦主业、做精实业”的发展思路,面对严峻的宏观形势,审时度势,顺势而行,以大健康产业为主业的产业路径,确保精力放在实业上,让资源在主业和实业中充分发挥效能,夯实企业长远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