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侃桢会长主持召开了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康,副会长孙志高,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义,学会秘书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及部分委员出席会议。会议还特邀扬州市发展改革委参加。
会议首先由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红扬做工作汇报。王红扬回顾了专委会成立的目标、任务以及使命。并从“中国式现代化规划创新理论研究进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规划创新江苏实践进展”两个维度介绍了专委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及后续工作计划。王红扬说,专委会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对省内城市的调研均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面临复杂的“整体性”挑战,而既有发展战略与规划仍然普遍停留在“局部性”认知和解决层面,因此专委会在理论层面需要基于正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在正确理解江苏省中国式现代化现状、目标和路径基础,构建“后中等发展期”战略与规划理论创新规划,引导向正确目标的平稳转型;在实践层面,以扬州作为专委会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与实践的率先落地城市,依托学会和地方全方位开展科研、教学、实践活动和国际化合作。
接着与会的各位副主任委员、部分委员、扬州市发展改革委代表,结合各自不同领域和地方的工作实践,围绕专委会核心任务、工作进展和下一步计划谈了体会和建议。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康,副会长孙志高,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义,学会秘书处对专委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最后,李侃桢会长作总结发言。他肯定了专委会的前期工作,同时也提出了四点工作建议。一是开展创新性的研究,紧扣专委会核心任务开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江苏实践前瞻性、引领性的研究。二是引导整体性的合作,引导来自省内不同部门、不同城市的委员自发形成高质量、整体性合作与贡献,点滴汇聚来自省内一线理论与实践的智慧。三是构建开放性的载体,多方面加强与高校、地方和国际化机构的合作,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一流平台。四是持续性的成果,加强对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持续性总结、提炼、理论化和输出。李侃桢会长也充分肯定了扬州市率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践落地的努力,建议专委会和扬州市围绕“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和打造“好地方”等主题,加快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专委会省级智库与地方合作的新模式,以理论“真创新”解决“真问题”。
会议还讨论了专委会年会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改选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