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信息简报2024年第9期

日期:2024/5/15 14:35:54 浏览:16 加入收藏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4方面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逐步形成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坚持系统观念、协同联动,有效凝聚招标投标市场建设合力。三是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提升招标投标市场治理精准性有效性。四是坚持创新引领、赋能增效,强化招标投标制度规则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交易机制创新、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转型升级。

《意见》提出7方面政策举措。一是完善招标投标制度体系。优化制度规则设计,强化法规政策协同衔接。二是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强化招标人主体地位,健全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机制,推进招标采购机制创新。三是完善评标定标机制。改进评标方法和评标机制,优化中标人确定程序,加强评标专家全周期管理。四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推广数智技术应用,优化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体系。五是加强协同高效监督管理。压实行政监督部门责任,强化多层次立体化监管,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六是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严厉打击招标投标违法活动,持续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七是提升招标投标政策效能。健全支持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绿色招标采购推广应用机制,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参与的政策体系。

“地方版”方案陆续出炉 工业设备加速焕新

我国正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工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来,已有宁夏、安徽、浙江、湖南、天津、黑龙江、广东、甘肃、山东等近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地方版”方案,面向重点行业明确具体目标行动,落实落细财税金融、用能用地等保障支持举措。不少地方还进一步进行产业摸排、项目储备,多措并举释放大规模设备更新市场空间

我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炉

省政府近日印发《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包括30项重点任务。《行动方案》明确,力争到2027年,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科教、文旅、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大幅提高,高质量耐用消费品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南京发布“购房即落户”新政

5月11日,南京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到将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在南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且实际居住的非南京户籍人员,可以直接办理落户。在南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即取得合法产权住房)人员,可以申请本人户口迁入该住房,其配偶、未婚子女、父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办理退休手续)可以申请办理户口随迁。

房屋产权为两人及以上人员共有的,需经所有产权人协商一致确定其中一人申请立户迁入,同时可以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申请办理户口随迁,其他共有产权人不再适用该通知规定。房屋产权所有人为未成年人的,在申请落户时需要随监护人一并迁入。

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发出和平、团结、合作强音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上午结束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国事访问后乘专机回到北京。此次欧洲之行,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在中国、欧洲和整个国际社会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主席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反映出往访国人民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及对发展双边关系的美好期待。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审议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草案)》。

会议指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要求。要聚焦当前市场反映突出的问题,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环境。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草案)》。

各地一批重大工程加紧建设

这段时间,各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月11日,川青铁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德胜隧道顺利贯通。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海拔2800米左右,全长22923米,建设历时近10年。德胜隧道贯通后,川青铁路成都至黄胜关段预计年内开通,将彻底结束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后安隧道日前贯通。沈白高铁作为东北东部地区客运主通道,建成通车后将有力推进东北三省与京津冀地区深度融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空管塔台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机场预计2025年年底通航运营,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2800万人次。

5月11日“西电东送”重点能源项目——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主厂房土建主体工程全部施工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6万吨。

2024年全球旅行商大会暨无锡入境旅游产品推介会在无锡举办

为加快无锡核心区域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经济,增强无锡作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和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影响力,5月10日至12日,2024年全球旅行商大会暨无锡入境旅游产品推介会活动在梁溪区南长街清名桥广场举办。

此次大会,不仅为本地优质文旅供应链资源提供了全方位展示推介的机会,也为旅游事业发展搭建了分享经验、取长补短的重要舞台,为梁溪打造文商体旅融合产业示范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更将推动无锡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入境旅游头部目的地城市,为无锡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江苏新增1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5月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消息,根据《博物馆条例》和《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有关要求,中国博物馆协会完成了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一级博物馆的评估工作,将拟定的评估结果予以公示,共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23家。其中江苏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3家,分别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宜兴市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市博物馆、新四军纪念馆、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一次挂号管三天”落地效果良好

近日,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项目。这意味着,患者到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挂普通门诊号就诊时,如因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三天内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享受免缴普通门诊诊察费(挂号费)政策。

“水韵江苏”亮相香港国际授权展达成50多项合作意向

4月27日—29日,2024年香港国际授权展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江苏展区亮相中国内地馆。展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个买家单位与我省各参展单位就IP授权合作进行洽谈,达成合作意向50多项。南京网红“比耶杜杜”、秦淮礼物“状元郎”、连云港Mr.Sun(孙悟空)以及苏州缂丝文创等受到追捧。亚洲授权业界的最高奖项——2023年亚洲授权业卓越大奖揭晓,苏州博物馆荣列其中。

苏企“出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添把火

今年国内首个国际A级车展——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于4月25日至5月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和朝阳馆举行。本次共展出新能源车型278款江苏企业纷纷“出手”,在本届北京车展上秀出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江苏13市一季度GDP出炉

5月7日,记者从江苏省统计局获悉全省各设区市的地区生产总a值情况。一季度,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万亿元,同比增长6.2%。13个设区市中,GDP增速高于全省6.2%增速的有8个城市,分别为无锡、徐州、苏州、南通、淮安、镇江、泰州、宿迁。其中,苏州以7.9%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一季度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0.7%

今年以来,江苏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方面拿出硬招实招,加大力度护航民营企业“扬帆出海”。一季度,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5988.2亿元,增长20.7%,成为江苏第一大外贸主体。

我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今年以来,江苏金融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各类政策精准发力,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体经济需求进一步修复,全省制造业贷款投放持续加速。

今年以来江苏铁路客货运量同比均呈增长态势

今年一季度,江苏铁路发送旅客6978.7万人次,同比增长24.3%。“五一”假期共发送旅客62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24万人次,创历年这个假期运输量新高。与此同时,江苏铁路货运量稳中有进,1—3月共完成2007.9万吨,同比增长3.6%。

4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

5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和9.3%,连续两个月保持同比“双增长”。


盛虹控股集团入选2024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5月13日,2024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揭晓,学会会员单位盛虹控股集团再次上榜。据悉,今年的中国ESG影响力榜是《财富》(中文版)的第三次制榜,盛虹也连续3年入选这一重要榜单。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盛虹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源头削减、过程管控、循环利用的绿色生产体系,探索全过程降碳。目前,盛虹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级EVA、再生纤维生产基地,形成了POE光伏胶膜材料、无锑纤维、废布再生利用等“绿色”技术突破。2023年3月,盛虹发布“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搭建从纤维到终端产品透明可信的可追溯平台,制定国内绿色纺织品行业标准体系。盛虹还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从低碳、零碳升级到负碳,全方位深耕绿色技术,创新打造绿色负碳产业链,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钢三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5月9、10日,2024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发布了第三十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学会会员单位南钢的《钢铁企业实现多维度一体化集成的智慧运营管理体系构建》成果荣获一等奖。继“基于事业合伙人制的全员共创共享管理”“智慧风控廉政一体化平台”之后,南钢第三次获得该国字号荣誉的一等奖。

近年来,南钢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工作,以全方位管理创新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从系统性、整体性谋划新时代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战略解码路径,注重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系统性、协同性,建立了战略管理创新、科技管理创新、数字化管理创新、绿色低碳管理创新、组织机制管理创新等创新维度。通过创新项目立项、跟踪、验收评价以及成果申报,建立管理创新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形成了精益研发体系、JIT+C2M新模式、全员共创共享合伙人制、智慧风控、组织竞合机制等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组织和经营模式的持续迭代和不断进化,探索出具有南钢特色的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为新时代中国式企业管理创新实践贡献了南钢智慧。

中天钢铁7次荣膺“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

5月10日,中国冶金报社连续8年发布中国钢铁企业品牌榜,学会会员单位中天钢铁第7次荣膺“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

“追求高质量发展,为质量强国建设作贡献,是中天钢铁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中天钢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重要指示精神,以“炼就非凡品质、构铸美好生活”为企业使命,以“科技为先、质量为本、顾客满意、互惠共赢、持续改进”为企业质量方针,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先后多次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并获得“华东地区优特钢行业主导品牌”“江苏省重点工程推荐品牌”称号,入围2023至2025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