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
国务院发布批复,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国函〔2022〕135号),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旅行社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抓紧对本部门、本省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对上述调整实施情况及时组织评估,在相关城市试点任务结束前及时商司法部研提后续工作建议,稳定经营主体预期,保障工作有序衔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了3方面9项重点任务。一是整顿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开展第二批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示范点建设,推进省级以下争议处理向省级集中。创新监管手段,升级改造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协同监管。二是建设法规体系,服务统一市场。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法修改,推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提高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逐步构建覆盖需求管理、信息公开、采购方式、合同履约、救济机制等系统完备、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分类制定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和政府采购标准文本。三是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制度。推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中小企业“政采贷”,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出台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支持政策,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5方面重点举措。一是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造假。严肃惩治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严厉打击系统性造假和配合造假,加强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造假的监管,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造假的打击。二是优化证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健全线索发现机制,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化行刑衔接协作。三是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强化行政追责威慑力,推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四是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国有资产出资人加强监督管理,金融监管部门提升协同打击力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五是常态化长效化防治财务造假。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完善财务信息相关制度,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1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行动者,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关乎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多年来,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统筹协调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白皮书介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适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局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白皮书说,中国积极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切实履行国际公约责任义务,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高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省更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7月9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治江苏建设任务。省委书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主任信长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副主任许昆林出席会议。
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7月10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无锡市新吴区、滨湖区调研,并督办人大代表建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
江苏重大项目“融资服务推进月”启动
7月10日,150余名来自各地政府、项目、金融机构三方的业务负责人来到南京,参加全省重大项目“融资服务推进月”启动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所有人来这里的目的十分明确——共同解好重大项目“融资难”这道题。现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季鸣首先发布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清单,涉及项目424个,总投资超1万亿元,总融资需求5104亿元。
江苏省委组织部从代省委管理党费中划拨1650万元用于支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近日,经省委同意,省委组织部将中央组织部下拨给江苏用于支持抢险救灾的专项党费,连同配套的省管党费,共计1650万元,划拨到各设区市支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这笔党费主要用于慰问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慰问因受灾严重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省委组织部要求各设区市委组织部根据实际从本级管理党费中落实配套资金,及时下拨给基层,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做到专款专用。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进入实操阶段首批14只产业专项基金集中签约
7月3日,首批14只、总规模506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在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集中签约,标志着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由组建阶段进入实操阶段。
江苏阅读盛会引来如潮读者
7月5日,第十四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启幕。书展首日,各项阅读推广活动精彩纷呈,多本重点主题读物首发,一年一度的江苏阅读盛会在这个夏天如期而至。本届江苏书展将举办“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全省中小学生诵读大赛总决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图书展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图书展陈、我们的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艺术展、“版图教育”图片展等活动,突出主题主线,着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江苏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落实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推动实现城乡“无废”。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初显成效,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较大提升;到2035年,“无废城市”全面建成。
江苏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
7月8日,江苏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暨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出席并讲话。会上,南通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举行了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合作签约及长三角纺织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签约。
江苏在扩大制度型开放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江苏紧紧抓住制度型开放这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持续发挥以开放促改革的重要作用,树标准、降成本、聚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价值链。今年前5个月,江苏外贸实现进出口总值2.22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增幅较全国高2.9个百分点。
前5月江苏工业投资同比增长高于全国
江苏是工业大省,当前正处于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在各级政策落实推进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5月,我省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5.8%、14.2%,分别高于全国 3.2个、4.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我省去年同期5.8个、3.6个百分点。
全省主要银行机构对省级重大项目全口径融资余额比年初新增800多亿元
截至6月底,450个省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68亿元,完成率57.2%,高于序时进度7.2个百分点,顺利实现“时间过半、投资过半”。计划新开工的228个省重大项目已开工195个,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6.7%,开工率85.5%,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半年开工目标。重大项目建设,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今年以来,全省强化对重大项目的金融要素保障,搭建平台促进银企“牵手”。截至目前,全省主要银行机构对省级重大项目提供全口径融资余额近5000亿元,较年初新增800多亿元。
江苏勇当科技自立自强开路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所在的省份,江苏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2023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9.9%,两项指标均提前两年完成省“十四五”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1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以上,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入选国家科改企业!徐矿创新实践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布了全国地方2023年度“双百企业”“科改企业”专项评估结果,学会会员单位徐矿集团威拉里新材料科技公司获评全国地方“科改企业”优秀企业称号。这是徐矿集团奋力在新质生产力大潮中走在前、做示范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徐矿集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的强大活力在这片热土不断萌芽、长出新叶,汇聚起打造新质生产力新高地的强大动能。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再获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和十三项甲级专业资信
日前,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公布2024年第一批次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评价结果,学会会员单位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再获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和十三项甲级专业资信,是省内国有企业中唯一获得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的单位,同时甲级专业资信数量也位居全国工程咨询单位前列。
省国信集团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地方“双百企业”标杆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公布了全国地方“双百企业”“科改企业”2023年度专项评估结果,学会会员单位省国信集团再次入选标杆企业名单,并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地方“双百企业”标杆企业。
南钢上榜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2024)”
6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在北京正式举办“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2024年度ESG行动报告》”发布会。学会会员单位南钢凭借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履责成效,上榜“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2024)”。
江苏方洋集团荣获连云港市“产改示范企业”
近日,连云港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七次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成功召开。学会会员单位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方洋集团”)及所属子公司江苏云湖现代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选“连云港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企业”名单并获授牌。此次入选是对方洋集团在赋能员工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引领行业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