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信息简报2024年第18期

日期:2024/9/30 11:11:54 浏览:14 加入收藏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9月2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推动实现劳动者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职业安全等。

《意见》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开辟康养就业新领域,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休闲、食品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行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模式,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公安、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比对,将政策和服务主动精准推送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促进机制,发挥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进就业作用。完善就业与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联动机制,按规定兑现失业保险待遇,提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调整完善低保渐退期限和就业成本扣减规定。

《意见》明确,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强化对困难家庭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的就业帮扶,促进其尽早就业、融入社会。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完善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制度。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加强求职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日前公开发布。其中提出,加强对补充耕地主体补偿激励。各类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占用耕地的,必须落实补充耕地责任,没有条件自行补充的,非农建设要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实际,分类分主体制定耕地开垦费等费用标准并及时调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各地可对未占用耕地但已实施垦造或恢复耕地的主体给予适当补偿。

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9月18日电,国务院发布关于《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到2035年,南京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7.9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6.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96.6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92.53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9.1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丁薛祥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并致辞

9月2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27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并致辞。

3000亿元资金全部下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推进

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介绍,截至目前,各部门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0条加力措施已经全部启动,各地也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细化落实举措。

国债资金也已全面下达。赵辰昕介绍,在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原则,筛选出4600多个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设备更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安排到项目。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资金支持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于8月初开始全部下达到地方。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2024年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相关工作部署,推动高校与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和人才交流,推进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企业人才储备,9月28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在安徽省芜湖市联合举办2024年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突出三个特点:一是聚焦战略重点。围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领域遴选参会高校和企业,促进重点领域校企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前适配。二是覆盖范围广泛。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聚合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参会单位覆盖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部属高校、省属高校、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等多种类别,近400所高校、300家企业。三是活动类型丰富。本次活动以校企供需对接交流为主体,同步开展典型案例宣传、线上供需对接、行业专场分享、在芜企业参观、就业工作研讨等多场活动,有效服务重点领域及相关行业、区域发展。

0.5个百分点!央行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

江苏省举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9月26日,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江阴市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民营经济是江苏经济的鲜明底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省政府全体会议和金融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政银企联动,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江苏大力推进设备更新累计完成更新工业领域设备21.9万台(套)

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今年以来,江苏出台一揽子行动方案及配套举措,实施装备高端跃升、智改数转网联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行动,促进“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下”联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更新工业领域设备21.9万台(套),更新住宅老旧电梯3000余部,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网2027公里,更新教育科研仪器19.3万台(套)。1-8月,专用设备、纺织、金属制品、汽车等行业购置设备投资分别增加119.9%、69.5%、54.3%和36.4%。

海洋产业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举行我省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入海”

9月25日下午,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和盐城市政府在盐城市联合举办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海洋产业专场,总额达27.88亿元的12个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全省海洋产业正处于向新兴领域延伸和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转型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表示,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力争到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突破6800亿元。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开幕江苏新质生产力代表成果集中亮相

9月20日,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本届丝博会会期5天,以“深化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为主题,设置国际交流展、省际合作展、交通物流展、先进制造业展、现代能源展5个展区,吸引了来自五大洲40个国家73个国际商协会、企业和海外侨商参展宣介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产品。

苏陕东西部企业家创新发展对接活动举行10个合作项目签约额达58.02亿元

9月21日,以“奋进新时代 融入新格局”为主题的苏陕东西部企业家创新发展对接活动在陕西西安举行。在集中签约仪式上,中国民生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慈善协会分别与苏陕促进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参会部分单位及企业围绕未来网络产业、新能源、乡村振兴、产教融合、文旅新业态、医药康养等领域现场签约,10个合作项目签约额达58.02亿元。

江苏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增长势头强劲

瞪羚企业“个头不大”,却像瞪羚一样“跑得快”“跳得高”,被普遍认为是独角兽企业的“预备队”。而独角兽企业,则是达到一定规模和市场地位的初创企业,一般指的是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巨大成长潜力。9月24日,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2024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2024年评估入围江苏独角兽企业8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30家、瞪羚企业1346家。目前,我省入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的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其中独角兽企业新增数量为全国第一,发展势头强劲。

21届东博会和峰会闭幕 集中签约项目109个

28日下午举行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东博会集中签约项目109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93个,制造业项目占69%,各方参展参会热情高涨。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本届东博会南宁主展区参展企业2004家,东盟和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30.4%,其中,东盟企业740家,占比36.9%,印尼、马来西亚等6国包馆,东盟国家展览规模在国内所有国际性展会中继续保持最高。截至28日14时,累计进馆人数超22万人次。桂林分展区展位总数1093个,参展企业1296家。

江苏29家企业亮相第三届全球数贸会
  9月25日至29日,主题为“数字贸易·商通全球”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行,其中,江苏参展企业展示面积达333平方米,共有来自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南通、盐城、宿迁8个设区市的29家企业参展,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数字运营、数字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


聚焦新质生产力1-8月全省工业投资提速前行

1-8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6%,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0.3个百分点,凸显了江苏实体经济的特色。600个省级重大工业项目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78.3%,超序时进度11.6个百分点。

1-8月全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673亿元 超过序时进度

今年江苏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1-8月,全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67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6%,超过序时进度,确保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00亿元以上。

8个月江苏进出口同比增长8.5%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5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8%。

2024百强县市榜发布江苏省占据24席稳居第一

9月20日举行的2024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24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揭晓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江苏前十占6席,前百占24席。苏州4个市,无锡2个市,成为百强县市里的前六位。“最强县级市”昆山连续20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首位。自2004年以经济总量570.69亿元首次坐上百强县市“头把交椅”后,昆山不断向上攀登,2022年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县级市。

江苏省重大项目加力提速1-8月完成投资4908亿元

今年1-8月,江苏强化项目调度和要素保障,省重大项目加力提速,为经济运行稳中有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8月底,江苏今年安排的450个省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4908亿元,完成率达76.6%;230个计划年内新开工的省级重大项目,已开工220个,开工率达95.7%。

1-8月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 制造业投资成亮点

据最新数据显示,1-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3%,投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制造业投资成为此次增长的亮点之一。1-8月,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高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保持了两位数较快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主要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制造业,显示出制造业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南钢上榜2024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

近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颁布2024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名单,学会会员单位南钢榜上有名,成为全国22家首批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林森物流荣获2024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 集团位列第八

9月20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发布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24年)名单,学会会员单位林森物流集团位列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第八名。

焦点科技荣获南京市首批“全球数字服务商”认定

9月24日上午,2024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于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开幕式上,举行了南京市首批“全球数字服务商”发布仪式,“南京市全球数字服务商联盟”也同步成立。学会会员单位焦点科技被成功认定为南京市首批“全球数字服务商”。

盛虹连续5年上榜亚洲品牌500强

9月25日,亚洲品牌大会在香港召开。主办方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会上发布2024年(第十九届)《亚洲品牌500强》年度报告。学会会员单位盛虹控股集团连续5年上榜,位列亚洲品牌500强第117位,较去年提升了4位,品牌价值稳步攀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双良节能荣登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 强

近日,2024新能源与电力市场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在太原市举行,论坛期间发布了“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学会会员单位双良集团控股子公司双良节能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杰出贡献、技术创新及盈利能力脱颖而出,荣登榜单第105位,彰显了双良节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品牌地位与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