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信息简报2024年第22期

日期:2024/12/3 9:53:24 浏览:12 加入收藏


中办国办:积极发展数字产品贸易

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适应数字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数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全面加强。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有序、安全、高效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全面建立,制度型开放水平全面提高。


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部署。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现新突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国家物流枢纽体系和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基本形成,现代物流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战略支撑显著增强。


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年底,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实融合等“五篇大文章”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商务部发布九条政策措施

商务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等商品出口;支持关键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推动绿色贸易、边民互市贸易、保税维修创新发展;吸引和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加强外贸企业用工服务等9项措施。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将于明年施行

1128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本次《条例》的出台,是江苏首次针对单一机构立法,《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

1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发展平台经济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统筹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强化平台经济领域数据要素供给,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跨境流动,增强平台经济领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推动平台企业规范经营、有序竞争、提升质量,促进各方主体互利共赢。要切实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线上消费投诉公示、消费后评价等制度,指导平台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更好发挥平台经济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提前下达的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门提前下达了2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90.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000余个。初步测算,提前下达的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线提供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

为了促进养老服务资源供需高效对接,让养老服务更加可及、可感、可用,民政部正式上线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将通过以下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努力打造成各地养老服务政务平台的总枢纽。


江苏多举措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11月2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和家政服务消费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就近日出台的《江苏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江苏省促进家政服务消费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会同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政企协联动、省市县协同,逐步健全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细化落实举措清单,不断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消费经营主体活力,激发服务消费潜能。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后续将推动医药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有37个创新药、51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今年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5%,占全部工业比重达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增强医药生产供应能力,加强临床短缺药品、儿童药品、罕见病用药研发生产,增加产能储备,进一步扩大医药产业开放合作。


今年以来全省已完成企业信用信息修复量超10万条

信用是本,无信不兴。当前,江苏正持续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通过大数据分析并依托省政务服务“消息中心”向7.23万家企业发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全省完成企业信用信息修复超10万条,较往年同期修复量增长近三成。


江苏首次启动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近日,江苏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局对纳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并具有保护形式的省级重要湿地首次开展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江苏成为全国率先开展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省份之一。


前三季度江苏年度民生实事序时进度超八成

前三季度,江苏2024年度12类55件民生实事序时进度达80%以上,民生支出占比达79.1%。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28家、省优质幼儿园150所、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12个、优质高中22所;建成护理院420家;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现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百姓的民生获得感更加充实。


江苏10家园区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江苏10家园区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截至目前,全国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达到695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71家(包括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新区中的园中园)。


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启动2024-2025年度向省外调水

11月25日,我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宝应站、泗洪站、睢宁二站、邳州站等泵站按照省水利厅调度指令,于下午4时由南向北依次开机,全面启动江苏南水北调工程2024-2025年度向省外调水,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第12个年度的调水工作。


江苏优秀文化企业参展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1122日至25日,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江苏展区以“数字先锋新动力”与“美好生活新消费”两大板块为核心,强化产业对接、现场展销以及产业招商三大功能,汇集全省63家优秀文化企业,展品超过1000项,江苏文化创新成果将得以较全面展示。



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

财政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981亿元,同比下降1.3%,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从单月数据来看,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8%。


前三季度金融业有力支撑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1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全省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44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法人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约14.3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约10%,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处于0.74%的全国较低水平,金融业有力支撑我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扬淮两市增速超10%领先全省

今年以来江苏全力推进“两重”谋划建设、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4%,比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增势有所企稳。从各设区市增幅来看,扬州市和淮安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表现尤为突出,分别以11.4%和10.7%的增速领先。


前三季度江苏新增贷款2.2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江苏出台一系列举措,财政、金融协同发力,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融资需求,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振发展信心。前三季度,全省新增贷款2.2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1-10月江苏铁路建设投资超560亿元

今年,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规模。1-10月,全省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0.5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4%,超序时进度,达到去年全年铁路建设投资水平。


前10个月江苏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7.6%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11月15日至16日,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江苏省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2.94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7%;进口1.15万亿元,同比增长6%。


南钢18 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主持召开2024 年南钢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经业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学会会员单位南钢的 18 项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鉴定会取得一系列成果后,南钢累计有 183 项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南钢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充分彰显了“挺钢铁脊梁,铸强国之基”企业使命的责任担当。


中天钢铁入选这项国家级培育企业名单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第三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名单,学会会员单位中天钢铁等59家企业入选。创业23年来,中天钢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提速,已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实施 200余项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安靠智电多项产品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

11月17日,由学会会员单位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靠智电”)研制的750kV特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配套复合套户外终端及GIS终端组成的电缆系统,550kV SF₆/N₂混合气体GIL及和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南京电力设计院联合研制的252kV SF₆/N₂混合气体三相共箱GIL,三项产品顺利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


江苏理文化工三氯甲烷产品首获碳足迹证书

近日,学会会员单位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三氯甲烷产品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产品碳足迹证书,是公司获得的首张产品碳足迹证书,此次获得产品碳足迹证书,意味着公司在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和管理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开展碳足迹核查,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低碳竞争力和贸易竞争优势。


5A等级!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获评最高社会组织评估等级

近日,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在江苏省民政厅组织的2024年度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中荣获5A等级,这一荣誉标志着学会在规范运作、服务会员、课题研究、社会影响等方面达到了省内社会组织顶尖水平。学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承“凝聚智慧,服务发展”的定位,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智力支持。


再获殊荣!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获评省社科联“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

11月28日,省社科联发布了《关于公布江苏省社科联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及特色发展社会组织认定结果的通知》(苏社联发〔2024〕105号),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获评省社科联“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荣誉称号。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自2022年7月换届以来,已相继获评省社科联“首批社会智库”、省民政厅“5A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省社科联“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未来,将继续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数实融合专委会成立仪式暨数实融合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数实融合专委会成立仪式暨数实融合产业发展论坛于2024年11月20日在南京河西成功举办。江苏省社科联秘书长程彩霞、省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李侃桢、江苏开放大学校长丁荣余、南京大学教授沈坤荣、省发改委副主任林康、省数据局副局长王万军、建邺区及建邺高新区相关领导、江苏通服党委书记、总经理殷鹏、中通设计院党委书记、总经理朱强及各副主任委员单位代表、专家委员等来自政、产、学、研等相关单位嘉宾100余位出席了论坛,共同见证数实融合专委会成立,探讨数实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