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信息简报2024年第23期

日期:2024/12/18 16:01:14 浏览:22 加入收藏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务院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决定对21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4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5日对外公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意见要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9部门发文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12月3日对外发布。

计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城乡商贸流通网络更加完备,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布局,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培育100家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流通组织能力持续增强。数智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打造一批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托盘标准化率提高至40%左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加健全。国内国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发展,在流通领域培育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央行等九部门划定“路线图”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到2028年,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养老金融产品和业态逐步丰富,养老金融意识普遍形成,养老金融供给水平有效提升,人民福祉得到有效增进。到2035年,各类养老金融政策效果充分显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养老资金投资管理更加成熟稳健,基本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商务部:四方面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出台政策,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使其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多部门权威发声!详解2025年政策思路

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权威发声,详解2025年政策思路。记者获悉,明年,我国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以旧换新;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动首发经济等政策文件正加快出台。


两部门下达52.7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记者6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下达52.7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要求相关地区财政、应急管理部门积极部署、认真落实,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方案,做实做细冬春救助工作,强化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挪用,确保资金及时按政策规定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发挥资金效益,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四部门发文做好就业援助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四部门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地要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部署健全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政策和服务精准性、可及性,切实兜住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新发放贷款超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记者10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地方、各银行快速响应,及时启动机制各项工作,摸排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积极提供贷款支持,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11月底,各地依托工作机制累计走访1207.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其中194.2万户纳入“申报清单”,130.3万户纳入“推荐清单”。银行对“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2万亿元。


职工医保个账将迎来“跨省共济”

12月2日,国家医保局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启动仪式。记者了解到,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31个统筹区,已于近日正式上线了医保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功能。

这是继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个人账户省内共济,23个省份扩大至“近亲属”共济之后,个账共济再次迈出的重要一步。



省政府部署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12月6日,省政府在苏州召开全省城市更新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交流经验做法,部署重点任务,推动全省城市更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副省长夏心旻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省加快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7年,全省化工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6%以上,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化工园区产值贡献率提升至80%以上,打造3家以上千亿级园区。规模以上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的自给率显著提高。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力度布局商业航天产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各地以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塑造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布局新赛道,挖掘新潜能。江苏加大力度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在张家港,应用了数十项新技术的天龙三号火箭正在总装。以这里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火箭制造约95%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明年江苏商业航天产业产值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近年来省财政累计下达补助资金8.73亿元支持48个项目 打造生态长廊

为坚决落实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原则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财政于近日下达6699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2021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下达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补助资金共计8.73亿元,支持48个项目,引导推动了一系列长江保护修复政策落地,解决了一批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长江江苏段水质连续6年达到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


全省秋粮收购进度超六成各地粮库提档升级节粮减损优粮优储

记者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机械装备、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六大提升行动”,持续升级仓储设施设备,降低储粮损失,安全储粮、优粮优储基础不断夯实,全省完好仓容超过940亿斤,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达87.5%以上,低温准低温仓容量全国第一。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收购稻谷超111亿斤,收购进度过六成,秋粮收购平稳有序。



工业增长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1.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1%、29.3%、8.7%。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上升0.7个百分点。


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1%。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9.3%、8.8%,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3.2、3.2、2.7个百分点。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市场销售继续增加,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63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16%。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2%、10.5%、6.6%、2.9%。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23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网上零售额140308亿元,同比增长7.4%。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制造业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4%。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61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3%,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85125亿元,下降19.2%,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2%、10.2%。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50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22217亿元,增长5.8%;进口15289亿元,下降4.7%。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97861亿元,同比增长4.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8.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3%,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5%。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2.2%。



南钢数字研发入选江苏省“算力赋能制造业”十佳典型案例

近日,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作会议成功举办。省工信厅、省数据局、省通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全省算力规模监测工作指引》,江苏省算力联盟发布了《发布算力赋能制造业十佳典型案例》。学会会员单位南钢的“算力赋能南钢数字化研发”成果,在全省范围内的案例征集与严格评选活动中崭露头角,以卓越的技术创新性与应用实效性脱颖而出,荣膺十佳。


中天钢铁连续6年入围长三角百强企业

日前,2024长三角百强企业系列榜单正式发布,江苏省共有23家企业荣登2024长三角企业100强,其中,学会会员单位中天钢铁位列榜单第52位,排名省内第8位。自2019年首届长三角企业100强榜单发布以来,中天钢铁已连续6年入围。此外,中天钢铁还位列2024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第30位、民营企业100强第28位、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第21位。


联鑫钢铁入选“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第三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名单,学会会员单位盐城市联鑫钢铁有限公司入选该名单,这是对联鑫钢铁坚持极致效率、极致效益取得良好示范效应的认可。


江苏理文化工荣获“苏州市水效领跑者”称号

近日,苏州市水务局公示了2024年度“苏州市水效领跑者”名单,本次共有8家企业入选,学会会员单位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这是继“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后公司获得的又一节水荣誉。


南京泰晟通过“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企业”认定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揭晓了2024年度江苏省质量信用A级及以上企业榜单,学会会员单位南京泰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顺利获评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企业。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赴张家港开展党建活动

12月12日至13日,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携手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经贸处、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以及部分会员单位,共同前往张家港永联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为大家带来了“永联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的精彩专题党课。吴书记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永联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举措与宝贵经验,深刻剖析了党组织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发挥的核心引领作用。大家还实地参观了永联农耕园、永联展示馆以及金手指广场等地,亲身见证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这场党课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家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更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在工作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强烈愿望与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