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7日,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相继召开对外合作、发展战略与规划、数实融合、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如何更好、更大发挥专委会作用”核心议题,系统总结各专委会2024年工作,并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服务学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会议由李侃桢会长主持,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康、副会长丁荣余、王正分别参加,李义秘书长、学会秘书处、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参会。
发展战略与规划专委会
对外合作专委会
数实融合专委会
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
会议听取了各专委会2024年度工作汇报,各专委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发展战略与规划专委会立足理论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规划创新”理论框架,开展《扬州市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推动汕头市潮阳区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落地;对外合作专委会深化国际协作,通过参与首届非洲城市论坛、促成联合国人居署非洲区域办公室主任访问江苏等举措,助力江苏企业拓展国际机遇;数实融合专委会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同类专委会,举办数实融合产业发展论坛,开展数实融合业务与产品交流,聚焦AI赋能实体经济,开展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等课题研究;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召开江苏省生命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调研课题研讨会,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健康服务业专委会在扬州共同主办2024长三角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推动医疗建筑智能建造、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等项目落地,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
会议明确2025年专委会工作将围绕以下方向推进:一是建立日常工作会议机制,加强委员间工作沟通,动态调整成员结构;二是强化协同联动,打破专委会间壁垒,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加速产学研对接,完善全链条支持体系。会议还结合各专委会特色,量化制定任务并明晰工作路径。对外合作专委会要实施“六个一”行动,着力构建国际化交流网络;发展战略与规划专委会要通过“五个一”工程,推动学术研究与地方规划深度融合;数实融合专委会要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建成“全国标杆”;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要聚焦产业痛点,加速AI技术与医疗场景的结合。
李侃桢会长在总结中指出,专委会要发挥“三个聚焦”作用,聚焦理论创新打造思想高地,聚焦实践落地当好智囊智库,聚焦国际化突破构建开放窗口。展望2025年工作,他特别强调,专委会要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超越单一领域局限,打破行政与专业壁垒,推动跨学科、跨行业融合,探索专委会可持续发展路径;要明晰生命力所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增强专委会的主动性、创造性,避免沦为形式化平台;要强化互动共生,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年会、沙龙等多元活动促进资源互通,形成“1+1>2”的协同效应;要狠抓执行落地,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与组织形式,优化成员结构,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确保每项任务有头有尾、闭环推进。李义秘书长表示,学会秘书处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做好政策解读、资源对接和宣传推广等服务保障工作,为专委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的召开为下一阶段专委会工作明确了“方向标”与“路线图”。通过总结成果、部署任务、创新机制,各专委会进一步强化了智库支撑、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能力。学会将持续推动专委会在规划理论创新、国际协作、数实融合、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更多“江苏方案”,与专委会携手共绘学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