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决定约2.2万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有十五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为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第十五部分为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内容条目通篇排序,开列60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加快推进2024年度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实施,持续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消费品以旧换新再迎“政策包”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直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地方自主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这将进一步释放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红利,更大力度提升家电消费的意愿和潜力。
在汽车报废更新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对按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要求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由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7000元,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
在家电以旧换新方面,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今年以来,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部门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发展。
计划明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简称融担基金)发挥体系引领作用,在聚焦支小支农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再担保业务规模和风险分担,引导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为更多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支持。银行和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自主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依法合规审贷放贷、提供融资担保。
2024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会在南京召开
7月26日,江苏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在南京召开2024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民生工作部署,总结今年上半年省政府12类55件民生实事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杭海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财政厅副厅长孙风提出工作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委副主任万力,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俞俊生到会提出指导意见。
沪苏浙皖联合发布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7月25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上海市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和三省一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联席办主任)、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出席。顾军主任发布《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发布《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重点工作安排》。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副主任凌鸣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江苏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将有法治保障
7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草案)》。2013年12月,江苏省产研院成立。十年成长、十年突破,省产研院既做科技创新的先锋,也架起从科技到产业的桥梁,创造了众多改革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省产研院时提出的“四个对接”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江苏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27年主要再生资源年循环利用量达3500万吨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实施意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推动生产生活各领域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促进再生材料推广应用,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左右,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循环利用量达到3500万吨左右,报废汽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50万辆左右,废弃电器电子年回收拆解处理量达650万台(套),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到2030年,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全面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全国前列。
六大专项行动推进创新发展2025年江苏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将达千亿
日前,江苏出台工作方案,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创新发展新兴高端装备、加快布局战略前沿装备,推进全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全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达千亿级,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到2030年,江苏轨道交通整车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关键装备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点领域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国际领先。
江苏以生态补偿护海洋健康
今年6月,我国首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的基础性、综合性行政法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今年4月,《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先试先行,以海洋水质变化情况为评价依据,分类确定补偿标准和核算方法,按照“保护者受益、损害者赔偿”的原则,采取省、市两级双向经济补偿的方式,发挥省、市互相监督鼓励作用,推动开展地方海洋生态补偿创新实践。
江苏对个体工商户开展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作为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在册总量破千万省份,目前,江苏的1461.6万户经营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达68.4%,占民营经济主体总数的71.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日前,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7个厅局联合制定《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以分型提供差异化精准帮扶,以分类促进示范性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生存周期、活跃度和发展质量。
江苏16部门共建“宽带海疆” 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江苏内海领海5G全覆盖
近日,江苏16个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宽带海疆”行动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实施方案》。“宽带海疆”行动实施范围包括拥有海岸线的连云港、盐城、南通3市13个县(市、区)。《实施方案》明确,将优化升级海岛区域宽带网络,引导基础电信企业适度超前布局海疆县城“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深化有人居住海岛宽带网络覆盖,推进海岛“双千兆”网络建设。江苏还将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与海上风电企业加强合作,利用海上升压站、海上风机平台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海上移动通信基站。计划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江苏内海、领海5G全覆盖。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5.8% 上半年江苏经济稳舵前行
7月24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32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这一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展示了江苏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6.2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7709.7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3880.4亿元,同比增长4.8%。
1-6月全省铁路建设投资实现“双过半”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快完善铁路网络,年内确保沪苏湖铁路江苏段高品质建成,同时全力推进沪渝蓉高铁沪宁段、宁淮城际铁路等多条在建铁路项目。最新数据显示,1-6月,全省铁路建设投资实现“双过半”,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46.9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3%。
上半年我省进出口增长8.5%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2.68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下同)增长8.5%,增幅较全国高2.4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7%。其中,出口1.72万亿元,增长8%;进口9597.4亿元,增长9.3%。民营企业进出口1.23万亿元,增长14.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6.4个百分点,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45.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5万亿元,占46.5%;国有企业进出口2066.9亿元,占7.7%。
江苏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市值超6300亿元
2024年7月22日,江苏在科创板又一次交出漂亮的成绩单:上市公司达110家,占比19.19%、居全国第一;首发募资逾1352亿元;总市值超6300亿元。
上半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1.2万亿元
今年以来,江苏不断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经贸、能源、基建等合作新领域新空间,上半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超万亿元。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13.6%,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8个百分点,占比稳步提升至44.6%。
南钢股份蝉联《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7月25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学会会员单位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282)坚持新发展理念,克服钢铁行业供需矛盾、原燃料价格高位波动等影响,2023年实现了稳健的经营业绩,凭借102.47亿美元(人民币为725.43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排行榜第261位。
联鑫钢铁顺利通过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近日,学会会员单位联鑫钢铁顺利通过了新版知识产权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GB/T 29490-2023)认证,并取得“中规认证”颁发的认证证书。联鑫钢铁于2021年首次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新版《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通过新标认证,标志着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风云科技的经济大脑、政策计算器双双获奖
7月11日,首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举办,共有500多家单位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量800多个,经过严格初审终审评选出了各赛道的优胜者。学会会员单位风云科技的经济大脑和政策计算器分别荣获“数字政府”赛道优秀奖和“数据要素”赛道优秀奖!
华设集团荣获航海科技一等奖
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主场活动近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学会会员单位华设集团牵头完成的《三角闸门层次化协同防撞结构体系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外,集团参与完成的《内河限制性航道船行波及其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分别获得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润和软件连续三年领跑中国银行业互金领域
近日,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2023年度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分析报告》。学会会员单位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能力及全生命周期软件服务体系,连续三年蝉联互联网金融服务类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细分领域:互联网银行解决方案子市场更是连续四年霸榜第一,互联网贷款解决方案子市场稳居第二名,交易银行、开放银行等解决方案子市场跃升至第三名。
苏州企业家日发布民企百强榜亨通位列第5位
7月21日,在第三个“苏州企业家日”之际,苏州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题为“汇聚新动能 共谋新发展”的苏州企业家创新发展大会,会上发布苏州民企两份百强榜单,学会会员单位亨通集团位列苏州民企百强榜第5位,亨通光电位列苏州民企创新百强榜第12位。
东方盛虹上榜全球化工企业50强
日前,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发布“2024全球化工企业50强”排行榜。根据该榜单,学会会员单位盛虹集团子公司东方盛虹以2023年度15733百万美元化学品销售额位列第22位。未来,将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与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全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第六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成功召开
7月19日下午,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第六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省政府参事、省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李侃桢,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康,学会副会长以及50余家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学会秘书长李义详细回顾了学会上半年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学会上半年工作报告及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拟增选常务理事建议名单,部分副会长调整事宜,第五届财务往来账款事宜,以及拟成立“数实融合专委会”的工作建议。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凝聚了智慧和力量,为学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