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信息简报2024年第15期

日期:2024/8/16 14:02:28 浏览:23 加入收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1日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提出系列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等。

意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5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四部门联合发文深入推进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 深入推进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坚持规划引领,构建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强调坚持源头治理,强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生态保护修复;强调坚持系统治理,全方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强调坚持科学治理,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支撑能力;强调坚持规范治理,健全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强调坚持久久为功,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不断迈上新台阶。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三样”相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4)》的通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新三样”相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4)》,适用于对“新三样”相关技术的专利进行宏观统计监测分析。

该专利分类体系以服务外贸创新发展为导向,从“新三样”产业链、供应链出发,明确了相关技术范围,涵盖出口的主流产品,构建起相关技术分支与专利衔接的分类体系,可为开展创新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综合性关联性分析提供依据。该专利分类体系以国际专利分类对照为基础,采用国际专利分类与“新三样”有关技术对照的架构,可随着相关产品出口变化和国际专利分类修订实现适应性调整,以满足有关专利统计监测需求,为开展国际比较分析奠定基础。

工信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16个主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包括:“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车”“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区块链”“信息光子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微纳电子技术”“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稀土新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申报单位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草案)》。

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到位,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草案)》,决定将两个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许昆林在扬州镇江调研时强调坚持改革赋能创新引领奋力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8月12日至14日,省长许昆林在扬州市、镇江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赋能创新引领,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打开新天地新空间、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省重大项目和“两重”建设推进视频会议召开

8月14日,我省召开省重大项目和“两重”建设推进视频会议,总结前期工作进展,要求抢抓当前、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加快推动省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释放“两重”效益,切实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要紧盯目标、狠抓推进,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要锚定“9月底前全部开工”目标和年度建设任务,强力推进建设,确保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形成更多成果。要持续优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和问题解决,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加快落地见效。要超前招引谋划储备新的重大项目,持续以优质资源导入积蓄发展新动能。

会议强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全力以赴抓好国债项目实施,倒排计划、挂图作战,强化项目开工建设。要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持续做好汇报沟通和业务指导,摸清制约“硬投资”的难点堵点,系统梳理“软建设”的突破重点,帮助地方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扎实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为高技能人才作出重大事项决定

7月31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这一重大事项决定充分体现最新改革部署要求,将为占江苏就业人员近一成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技能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新利好。

江苏建设首批十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

近日,江苏首批1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通过项目公示,正式启动建设。概念验证是推动早期科技成果迈向市场化、产业化应用阶段的关键驱动环节,可以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概念验证已在欧美兴起,但在国内仍属新生事物。目前,包括江苏在内的多个省市,开始探索建设运行概念验证中心,验证早期科研成果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前景,助力科研团队跨越从科研到产业之间的“死亡谷”。

江苏非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7月底,11个江苏本土“出产”以及与江苏有关的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它们分别是:昆曲、古琴艺术、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缂丝)、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宋锦)、端午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三角分中心”落户苏州

8月6日,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苏州市教育局在苏州签署《苏州教育数字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现场,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三角分中心”正式揭牌。

江苏启动56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注重省地联合、企业参与

记者8月8日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56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启动。这批项目涉及战略性新材料、量子科技、类脑智能、原子制造等重点领域,投入省财政经费1.8亿元,旨在催生一批前瞻性、原创性和引领性成果,为江苏未来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6亿人次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8月12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6.05亿人次,同比增长6.1%,日均发送旅客1407万人次。

护航企业更好“走出去”!江苏这一“国字号”分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第四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和海外分中心,其中江苏南通、无锡、扬州、徐州四地和南非分中心成功获批。至此,江苏已有8家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1家产业基地、1家海外分中心,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我国2024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我国2024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3年突破千亿件提前71天,凸显出我国快递市场的繁荣活跃和发展质效的不断提升,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上半年省属企业营收2082.2亿元同比增长6.6%

近日从江苏省国资委获悉,上半年江苏省及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26.1亿元,同比增长3.3%,显示出稳定的增长态势。具体来看,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2082.2亿元、利润总额2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5.8%。

上半年我省船舶出口规模全国居首

据南京海关统计,上半年,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500.2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72.1%,占同期全国船舶出口总值的34.1%。数据显示,集装箱船、液货船、散货船三大船型出口均保持增长,分别增长153%、77%、32.3%。民营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民营企业船舶出口增长129.6%。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东部省市第一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高基数上再次取得高增长,增长8.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一季度以来持续位居东部省市第一,为全省经济及全国工业挑起大梁、作出贡献。

前7个月江苏省外贸同比增长8.1%

8月14日,记者从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江苏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全国高1.9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7%。

以旧换新、创新场景等成为江苏拉动消费的新抓手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透过近日出炉的江苏半年经济数据可以看到,消费继续发挥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1—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8.4亿元,同比增长4.9%,累计增幅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全省社零总量占全国总规模的10.2%,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林森物流集团跻身2024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南宁市隆重召开了“2024中国物流形势发展分析会暨物流企业50强论坛”。会上,中物联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及民营物流企业50强榜单。经过严格评选与审核,学会会员单位林森物流集团成功跻身中国物流企业50强行列。未来,集团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把握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盛虹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71名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学会会员单位盛虹控股集团连续 5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累计前进284位 。目前,盛虹聚焦国家战略方向,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南钢牵头项目获冶金科技奖特等奖

8月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2024年冶金科学技术奖公告,“南钢全要素数字化生产运营与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创新”项目荣获特等奖,这是学会会员单位南钢牵头完成的首个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项目。此次,南钢还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奖项目为历年之最。

方洋智能科技成功获得5项软件产品认证

近日,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传来喜讯,学会会员单位方洋集团下属子公司江苏方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方洋智能科技大数据平台搭建系统等5个项目软件产品证书,这是方洋智能科技发展自主研发业务以来再次获得的重量级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软件自研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中天钢铁集团获评2024年江苏省“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

日前,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江苏省“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名单,学会会员单位中天钢铁集团依托申报的“全场景全产业链融通发展数字化先进金属材料创新体”项目成功入选,获评首批江苏省“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2024年第二次委员会议圆满举办

2024年8月4日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生命健康产业专委员会举行第二次委员会议,以“江苏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主题,来自高校、医院、企业和金融机构的20余位委员,共聚一堂,深度交流。本次研讨不仅加强了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模式、路径开展了深入交流,深化了与会委员对专委会工作职责和使命的认可,也为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开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今后,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共创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