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第六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5/8/1 17:36:24 浏览:79 加入收藏

7月31日下午,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第六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旨在总结近期工作成效,审议相关事项,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学会副会长丁荣余主持会议,省政府参事、省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李侃桢出席会议并讲话,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监事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际举行的,是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贯彻落实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既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多重优势更加彰显,也要清醒看到潜在风险挑战,切实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以更精准的研究、更务实的建议助力宏观政策落地见效。

会议听取李义秘书长对学会上半年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会员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及下半年强化政治引领、提质决策咨询、深化会员服务、活跃学术交流、拓展对外合作、完善组织功能等六项重点工作计划的汇报

会议审议通过学会第六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批准新发展会员增选常务理事及特聘专家名单批准成立绿色低碳发展专委会,要求其立足江苏实际,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打造高端智库平台,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沈坤荣教授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崔兆飞分别从不同视角作主题分享,为宏观经济研究提供多元思考。沈坤荣教授围绕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主体信心展开分析。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国际经贸摩擦、全球产业链重构等因素对市场主体预期产生冲击,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精准实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宏观政策引导正在打破内卷困局,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他提出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需坚定斗争意志,通过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国内消费大循环

崔兆飞副总经理则从创新创业浪潮下的资本与政策动态角度分享了实践观察。他指出,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集成电路、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AI等高科技领域成为创业与投资的热土,江苏等地创业生态快速完善,吸引海归人才、高校教师等创新主体积极参与。但从资本结构看,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中占比显著提升,民间资本参与度有所下降,反映出市场主体对经济环境的谨慎预期。

李侃桢会长在总结讲话中结合学会发展实际,重点阐述了三方面工作突破:一是特聘专家制度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丰富了智库资源、拓展了学会职能,在专业化、多元化和高端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二是绿色低碳发展专委会成立彰显时代性,该专委会历经三年酝酿,是学会布局未来的一个先手棋,也是应地方所呼,我们所应一个突破性、标志性专委会;三是队伍建设突破传统框架,在180余家单位会员基础上,吸纳7位个人会员,体现学会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特质。

针对下半年宏观经济研究方向,李侃桢会长提出四关注重点:一要聚焦外贸不确定性,以从不确定性出发为研究起点,强化对国际经贸形势的预判;二要深化消费问题研究,统筹消费能力、消费信心、消费环境三要素,构建三位一体分析框架;三要直面企业存续与发展,围绕价格战内卷、增量业务拓展等痛点,研究企业盈利、资金、竞争力等关键因素;四要关注城市更新,融合经济、民生、安全、品质等多维度需求,重点破解超长产业链房地产止跌回稳难题。

就下半年重点工作落实,李侃桢会长强调三项任务:一是推动专委会六个一工程显效,要求各专委会下半年工作做出显性化成果;二是促进学术团体合作实质性突破,以具体项目为载体,深化与其他社团组织的联动;三是推进重点智库建设进入实质操作联合高校、研究中心申报高水平课题,希望年底前取得关键进展,助力学会提升学术水平与影响力。

李侃桢会长展望2027年学会成立40周年,提出40而不惑的目标:期待学会运行机制更加稳定高效,研究成果更具标识意义,以扎实的学术积累与政策贡献,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智力支撑。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在制度创新、平台建设、智库赋能等方面迈出关键步伐。学会将继续秉持“凝聚智慧 服务发展”的宗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